5月18日晚,必威唯一官方网站文学教研室主任鲁红霞老师做客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“震旦讲坛”,面向地大学子,以《中国现当代小说书写中的“祁同伟”群像研究》为题做学术报告。她通过对《人生》、《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》、《人民的名义》等多部小说及影视的分析,阐释了中国现当代小说书写中的“于连式”人物群像。
鲁老师将高加林形象与祁同伟形象进行比较,以《人生》的题记为注脚,指出了两者命运的相似性,同时指出知识并不是换取功名的手段,而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基石,而个体命运的沉浮则与个人的价值观紧密相连,人纵使不想屈服于所谓的“命运”,也不能破坏内心深处的“道德律”。正如柳青所说:
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,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,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。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,没有岔道的。有些岔道口,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,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,你走错一步,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,也可以影响人生。
两个小时的讲座结束后,学生们纷纷提问,与鲁老师交流对当代文学作品的一些看法,分享了其在大学期间的一些困惑,并请鲁老师推荐一些青年必读的书目。
面对大家在求知上的一些困惑,鲁老师一一作了解答,并提醒大家,大学是没有门槛的,图书馆是敞开的,不必仅仅为了追求学分而学习,要为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学习,自我管理能力与自学能力才是大学里最重要的能力。

在追求人生目标这一问题上,鲁老师与同学们交流谈到,不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,为人生设定了直达的目标,却忽视了沿途的风景。须知"无限风光在险峰",自身的坚持与努力,艰难的跋涉与追求,恰如“奥德修斯的漂流”,本身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,只有这样,人生才会更充实更有价值。
(文学教研室供稿)